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例6篇

发布日期:2024-04-22 来源:开云登录平台入口

  本次研讨会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作专题报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建华出席活动并讲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处长张大伟主持了当天的全程活动。

  作为该套丛书的主编,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超文在项目总结会上首先介绍了丛书的“诞生”过程。黄超文介绍,《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是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基于中小学教师“国培”过程中所沉淀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教学疑难问题而编写的,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组织,旨在为教师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自 2011 年 11 月丛书项目启动至今,已历时三年多。丛书是涉及基础教育全领域、涵盖所有学科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明理解惑的大型丛书,共 30 册,总字数约 700 万字。目前图书已正式出版 23 册,有 7 册正在后期的出版审校环节中。编写团队涉及湖南省和全国部分省市知名课程专家、资深学科教研员、一线的名优教师、特级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共 371 人。

  会上,作为丛书的出版方,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对丛书编写团队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敬意,对湖南省教育厅在此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始终把丛书的出版当做全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选题策划、内容选定、修改斟酌上与湖南精诚合作,与每一位作者深入交流,确保丛书的高质量。丛书的出版,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和心血,是湖南乃至全国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件具有分量的智慧工程,成绩属于大家,荣誉属于大家。

  历时3年多的编写,对去参加了的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项目总结会上,编写团队的成员代表们上台分享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大家感言,从中切身感受到了“凤凰涅、浴火重生”的淬炼。作为一线教师代表,参与小学语文分册编写、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胡冉动情地说,编写的过程就是一次经验的梳理、实践的反思、理论的夯实、思维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蜕变之旅。手捧凝聚着自己心血智慧、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内心开满了花,那朵朵的花儿虽然幼小,却色泽动人,充满芬芳。

  “非常不容易!”听了大家的发言后,王建华对丛书的出版表达了由衷称赞。王建华担任过多年的中学校长,也担任过多年的教育局局长,他深知新课改推进的不易。他说,湖南是基础教育大省,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实践,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该套丛书的出版,也是我们对新课改的一大智慧贡献。它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多年来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问题与经验的深入研究,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课改理念与课堂行为对接的实践关怀,体现了教师由课堂实施者向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转变,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研究性,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灵发育和个体成长的智慧宝典。尤其是在当下教辅资料鱼龙混杂的现实环境下,这套高质量丛书走进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案头,意义更加凸显。王建华还希望,丛书顺利出版了,关键还要把成果运用好,要不断总结、修改、提升,真正使丛书成为指导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宝典。

  王建华还对田慧生院长专程来湖南作学术报告表达了衷心谢意,他说,田院长的报告将为我们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权威性解读,将使我们更明确新一轮课改的思路、方向和重点攻坚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示性,湖南基础教育界将认真领会国家层面对于新阶段新课改做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在新课改过程中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讲课之前,田慧生也表达了对丛书价值的充分肯定,认为丛书的整体思路指向了课改的前沿,重点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核心难题,值得大力推介。随后,田慧生围绕《全面深化课改,落实立德树人》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深入梳理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对重点任务进行了归纳慨括。

  作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享有盛名的专家,田慧生参与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他在报告中指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确定进入全面深化课改的新阶段,国家对新一轮的课改,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体现出了大课程、大教育的特点,新课改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还把触角延伸到了大中小学、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形成了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了统筹规划,理顺了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强化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内容、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统筹了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重要环节的各自作用,推动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育人格局;加强了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推动解决一些过去没解决好的明显问题,围绕体制、机制等瓶颈性难题进行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基层广泛推动和国家顶层设计任务不断完成的齐头并进新常态;加强了关键环节的改革,如每个学科究竟要培育学生什么样的素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究竟怎样构建,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切实减轻等,在全面深化课改的重点任务中对这些重要环节的改革作出了深入部署。

  【本刊讯】2015年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英东会堂举行了《2015年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会。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

  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荣怀教授提出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发展的十个核心观点,即:(1)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本依托。(2)“市民宜居体验”与“城市创新活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3)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上教育供给的持续增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的价值日益凸显,并与学校中的学习一起成为人类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4)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将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数字原住民”应有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应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学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鸿沟。(5)“云+端”将成为智慧校园的主流形态,而支持服务能力与信息安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的瓶颈。(6)新型学习空间将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堂边界。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与学习活动设计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7)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正逐渐进入课堂。教室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将成为教育装备、信息化和教研等部门一同研究的重要领域。(8)将智慧学习嵌入企业大学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是建设现代企业和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9)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等正催生“智慧学习”产业,可为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等提品、技术和服务。(10)“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发展“智慧学习”既能增强市民宜居体验,也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品质。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会议主持人透露,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联合美国新媒体联盟一起打造中国版的地平线报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工作、娱乐和其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手机依赖症”人群日益庞大。从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中显而易见,此番移动智能革命已经波及现代大学校园,由此产生的消极效果显然大于积极效果,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日趋严重。[1]其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对教师来说,由于人数众多和手机这一设备的特殊性,监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发掘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在课堂上的非消极作用,戒除课堂“手机依赖症”,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教学内容实时传达、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生生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和分析为主要特征,以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为核心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大学智慧课堂,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唐烨伟等给出了智慧课堂的定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结合大学传统课堂、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特点能得出,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目前,大学课堂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PPT的投影图像传达,具备实时性。但是,大学课堂人数众多、投影效果不佳和教师声音小等问题造成教学内容传达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引发了部分学生放弃听课,进而产生课堂手机依赖。通过教学广播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模式能达到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和实时传达的要求,但在一般大学里,所有课程均按此种教学模式开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在Coursera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教师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学习者体验到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且可重复观看,便于复习。可汗学院早期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清楚看到的就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萨尔曼・可汗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和教室里其他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这实际上也是目前大部分慕课和微课都不建议教师图像一直贯穿课程始终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智慧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传达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多半是师生一对多的随机问答,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非常低。传统课堂需要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有效互动。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灵活和机动。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内心感受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课堂讨论”,也就是“教师-->

  学生1-->

  学生2-->

  学生3……教师”的交流模式,即教师先引导讨论开始,1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名学生加入,其余学生相继去参加了,当其中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仔细倾听,氛围良好,当讨论陷入瓶颈时,教师才重新加入并适当点拨或引导。慕课教学中的Quiz给予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体验,有利于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在智慧课堂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实现高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要有很好的协作就一定要保证良好的沟通。协作会话性工具能确保学习者在协作的同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直接进行学习活动指导。通过这种性质的工具能保证学习活动顺利流畅地进行,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慕课的学习讨论区自由开放,能轻松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也可实现协作学习;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的机会。这些形式都应该在智慧课堂中展现。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智慧课堂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来自于各种考核结果,而且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就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此来实现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评估。

  学生在智能终端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是随时随地的。这些学习行为数据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是十分有价值的。智慧课堂一定要通过软件对这一些信息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以实现学习行为建模和个性化评估。智能终端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个性化学习行为的建模以及未来学习行为的预测,都是智慧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教学缺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反馈系统,学习者与教育者均不能得到适当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智慧课堂。

  基于胡钦太教授对于智慧校园“以人为本、深层次地融合”的表述,智慧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4]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授课计算机进行同步,学生可以在无法看清投影图像时通过智能手机观看教学内容。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慧APP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教师适时对互动进行引导,控制整个授课过程。课后,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来进行整合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实时传达需要对课件进行智能获取与过滤。通过智能终端APP,将教师PPT、课堂板书和其他课件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智能终端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听课环境更为友好,记录更为简便,分享更为快捷,以实现愉快课堂、轻松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效果。

  智能课堂中的高度互动是其标志性特点,将分为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在线互动是教师在课堂特定时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在课堂内部开放的交流形式,所有学生可以提交问题或学习感受至在线平台,类似于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弹幕,或者采取群聊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一些羞涩、胆怯或自卑的学生热情参加交流互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线互动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时段进行,不能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否则会影响整体讲授效果。另外一种形式为面对面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开展问题探讨。智能课堂毕竟不是在线课堂,学生仍然还在同一个教室内听课,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位学生充分交流和了解,这也使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和想法,以至于课堂绝大多数都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智慧课堂针对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端听课的情况、截屏做笔记的次数、以弹幕方式提问的次数、笔记分享次数,连同从校园网端和教务管理系统获得的学生个人数据储存于云端,构建大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教学设计也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逐步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基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模型。学习行为建模可以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需求和趋势,不同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取算法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不同,不同的分类算法决定了学习行为的性质。“数据驱动课堂,分析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的新趋势。[5]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6]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的教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教育革命,此番革命来势是凶猛的,但过程却必定是漫长的。智慧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核心,承载着教育参与者对教学新生态的希望。在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是三个主要支撑点。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隐私保护、教学效果评价、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都是需要仔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将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3]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 (1):35-39.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远远领先于既有教育技术的发展。进入智慧时代的开放式教育系统在学与教方面应具有如下目的:首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学习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其次,能够支持所有打算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观点、问题和资源的人,并能借助便捷、易用的信息技术使他们如愿以偿。

  2013年4月13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i-时代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计”,其中i蕴含了从互联网(intemet)到信息(information)再到智慧(intelligent)的多重含义。通过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发展进行深入地研讨和交流,进而为教与学活动设计与发生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最终实现教育系统的教学目的。

  在论坛的开幕式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张拥军处长立足我国教育现状,阐述了“教育与信息高度融合”的理念。南昌大学副校长朱友林介绍了南昌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胡永红处长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郑莉副秘书长指出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标准先行。

  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追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如何设计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如何使资源做到共建共享,如何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运营、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标准应用推广、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交流。

  “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层次地融合,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这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所提到的发展任务。本次高峰论坛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势,围绕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教学环境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设计三大主题既有宏观的系统思考,又有微观的实践探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慢慢的变成了新的国家疆域。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设计,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的培养。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李星教授以“网络人才教育培训和网络时代的人才教育培训”为主题,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教学环境的挑战和网络人才的培养。他认为网络时代我们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浪潮,但不能单纯地就技术而技术,为技术而技术。

  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以南昌大学信息化工作为例,介绍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系统思考。他认为信息化不只是手段、指标,更是目标、愿景。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当思考信息化的事,这也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并主张抓住教育信息化最大发展机遇,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共同愿景;借鉴企业流程重组经验,从关键点入手破解高校信息化之难;认清IT革命本质,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围绕“融合”核心,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确定我们的工作重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郑莉教授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对标准的研究和推广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信息化标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复用和有效管理、高效检索,同时对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教育信息化标准关系到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教育产品生产企业、教育工作者和接受教育服务的全体公众。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需要国家、企业、专家和终端用户的共同合作。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硬件、软件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地融合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有经验的人指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薄弱或缺失是问题的关键。淮北师范大学张家年副教授围绕什么是学校信息化主管,为何需要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学校信息化主管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校信息化主管如何发挥作用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试图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不足的难题。

  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环境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他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需应用教育云、物联网等技术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环境,打造未来教室:另一方面,应通过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生的方式、工具、内容、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创新。内容创新包括电子课本资源创新、学习终端的普及、深入学科的教学资源;方法创新,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同步课堂、颠倒课堂、课堂实时互动系统;评价创新包括基于Clicker的即时评价、基于Coursera的云测评、开放学习项目OLI、可汗学院、精细化评估、定向化辅导;空间创新包括实体教室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教学模式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过渡,包括“家——校——社区”一体化的个性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正在形成。在此基础上吴砥教授提出未来教育以云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见图1)。

  华南理工大学丁泉龙教授在题为《构建智慧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报告中,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入手,介绍了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和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点。智慧校园的愿景在于建设无处不在、方便周到、透明高效、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智慧校园包括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课堂以及智慧社交等在内的不同体系。其平台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平台服务以及平台应用服务三层。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点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环境控制管理系统以及个人数字终端等要点(如图2)。

  在主题为“混合教学与学习科学的系统化研究”的报告中,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程建钢教授从教学技术与学习科学发展历史入手,综述了混合学习(B-learning)研究进展,提出了混合教学(B-Instruction)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分别从面向课程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面向专业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面向大学整体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混合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框架、基于学习科学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可持续混合教学与学习科学研究框架等方面做了介绍。

  教学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重要职责。湛江师范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叶谷平副主任在题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建设”的报告中分享了如何采用云架构结合网络数字化技术构建微格教学系统。其所介绍的方案可以轻松又有效解决网络用户对于海量数据和服务的并发使用问题,提升了微格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与综合性能。北京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老师基于协同理论,对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施工标准、监督进程和管理目标等几方面做协同,使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因素从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实际工程风险。

  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从科普教育课程的视角出发,作了题为“数字化场馆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的报告。他认为数字资源的深度聚合,需要采用知识组织与表示、知识聚合和可视化等方法,形成基于知识关联的知识资源集合体。同时,“重构”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途径。张剑平教授的报告在非正式学习资源的重组与利用方面为教学设计与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清晰的借鉴思路。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刘广老师以当下电视媒介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为背景、以优质视频资源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各类项目对视频需求,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多元数字视频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方案。刘广老师描述了教学资源的新热点,学校视频资源的历程,进而归纳视频资源的开发趋势:即传播者呈现专业化与自媒体倾向;受众则呈现出大众与分众、点众传播共存,与人际传播共存;内容方面呈现出专题、短小、碎片化以及个性化的特性;传播渠道则呈现全媒体、多终端和移动性。在制作平台方面,依据制作平台建设的原则与目标,分别介绍了多功能高清录播课室、高清虚拟演播室与资源平台和移动电视制作系统。

  视频资源的建设不仅凝聚了高校的力量,同时,也吸引了企业同行的兴趣。来自松下的技术工程师张晗从技术促进教育的角度,对松下最新的摄像机产品与技术,及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享,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便携式摄录一体机、演播室摄像机已经可遥控的云台型摄像机,也可以让视频制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来自锐取的工程师望远超从信息的传输、记录与分享的角度,针对目前高校录播系统发展与视频资源建设的趋势,分析了不同视频资源统一管理与,录播系统管理与扩展,如何有效提升现有设备利用效率等问题。锐取结合部分高教用户应用场景和建设要求,探索基于自身产品架构,以及云服务应用有关技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共享与开发的新思路。

  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建设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较多问题,如何能在建设的同时,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是一个要关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在题为《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研究》的报告中提出,我们有必要对其可用性做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更有效地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作用。根据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特征,结合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内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因素,并从多角度对提高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办法来进行了研究。

  当前,开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孕育了自由、参与、创新与变革。教育资源的创建、检索、定位、筛选、生成、获取、共享和应用等也正在进行着变革。学习者对环境有了新的诉求,他们要求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得各种信息和个性化学习资源、他们盼望能在移动中学习、在户外甚至野外学习、他们盼望学习环境足够舒适,他们盼望在社会性网络享观点、沟通和讨论、他们盼望通过多种灵活方便的途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此,我们一定要从变革需求的方面出发,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发智能化的认知工具,创建促进有效、高效学习的学习环境,架设有助于多方位参与和社会协商的交流平台,以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在题为“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兼谈学习环境与教学设计”的报告中分享了开放式课程与MOOCs、作为资源建设新思路的微课、从搜索到汇聚再到策展、在线参与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为在线学习创造了便捷高效的基础环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在线学习似乎万事俱备。然而,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与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业已成为在线学习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构成了在线学习的关键和核心。从搜索到汇聚,再到策展,学习者慢慢的变主动;而社会性网络、新媒体、实践社群的发展,移动终端与基于位置的应用,提升了学习的亲和力与粘着性;打造学习者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才真正成为未来教学设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本次论坛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按照“政府支持——高校主导——公司参与”的模式组织实施。

  (1)政府支持,来自教育部科技司,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的众多领导齐聚南昌,参与论坛。

  (2)高校主导,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昌大学等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互动交流。

  (3)校企对接,论坛以权威专家的学术报告为主,又渗透了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与技术方案的展示交流。

  面对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教学环境愈来愈难以满足有效教学的新需求。传统的课堂逐步被智慧型的“未来课堂”所取代,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了从“传统教室”到“智慧教室”的转型。除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智慧环境建设离不开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包括教与学过程的交互分析、教学资源的分析、学习者间网络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者行为与情感分析等。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对在线学习环境和在线学习文化的热议,足以表明在线学习己经成为趋势。我们置身于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学习和工作。学习日益在线化和协作化,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开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孕育了自由、参与、创新与变革。而管道、页面、参与式学习文化构成了开放学习的要素。

  2012年以来,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异军突起,酝酿着教育领域新的变革。以微课、视频公开课为代表的微视频因其短小、主题集中、知识点清晰等优势逐步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本次论坛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无论在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中,微视频资源都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和企业都纷纷加入以“微”为特点的数字资源建设中来。

  有了智慧的教学环境,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就能高效地实施?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吗?本次大会对启发大家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发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线下教学环境的建设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并提供了技术促进学习的直接可能。在线上,搜索技术、开源代码和免费软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课件、开放社区与个人学习空间、社会化网络等技术大大推动了开放学习世界的形成,所有人都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相关术语的涌现似乎都在表明‘‘以教为主’’教学模式正逐步被“以学为主”教学模式所取代。何为“学习,,?学习是大脑中的生物化学活动?学习是记忆和回忆?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社会性的协商?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对学习都有不同的解读。在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跨学科已经逐步成为现实,研究个体学习的内在机制逐步被研究各种境脉环境中的学习所取代。只有更好地理解引发有效学习的认知过程与社会过程,并且应用这些知识重新设计线上线下课堂或其他的教学环境,才能促进学习的人进行更深入、更高效地学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日渐加快,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的行动愿景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效课堂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可谓毁誉参半。其痛点在认知层面、其盲点在行动层面,也早已不是秘密;智慧课堂的具体内涵与操作的过程也已为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同行所熟知。然而就其操作的关键点而言,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特别是行动缺憾!因而,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智慧教育的平台上,全方位开展基层教研工作与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作为基层教研工作者及其延伸主体――中小学一线教师,怎么样才可以将教育智慧与行动研究做科学整合,并以此为有效抓手做强做实自己的工作呢?

  何谓创新?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研究还是要提升教育智慧?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传承与积淀。近年来提倡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成效至伟、不容磨灭。但在功利性极强的背景下,却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的位置;而在重视理论修养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实践经验的传输。因此,笔者所要强调的创新,实则为继承传统、注重实践基础上的扬弃,重视理论指导实际的行动革新。理念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也即教育行动的承续探索,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恐怕更重要!譬如语文教学的识记和背诵,既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任你如何改革,终究难以撼动其地位。其创新的突破点,也只能在科学的重复上做文章,舍此再无捷径可行。

  目前比较流行的行动研究,主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行动和提出报告几个步骤进行。而实际上可完全浓缩为三大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依笔者愚见,其顶层设计的关键乃在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之于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以提升其效率,故提出问题的依据十分重要。教师个体素质的差异、具体科目的差异、中小学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等等,都应在行动路线图设计的视界范围以内。所以,因人、因地、因时、因不一样的情形而动,才不失为选择创新突破口的必要条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行动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与宏观的视野,往往是规规矩矩做匠人,修修补补过日子,因而很少有立得稳、叫得响、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效应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先进的经验也只能像一阵风,轰轰烈烈刮过后,留不下印象久远的任何痕迹。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教育智慧所搭建的平台,以培养智慧型教师为终极目标,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拓展行动研究的领域。就目前形势而言,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加纵深的层面,科学实施新课标和灵活推进新课改,实乃当务之急。在全方位掌握前沿信息,多渠道借鉴课改模式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深入钻研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来攻克教育行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方面的瓶颈。以历时态的眼光加以观照,从孔夫子、朱文公到陶行知、于漪、魏书生,抑或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生本教育等等,均有可借鉴的地方;从共时态的角度进行审视,杜威、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甚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等,难道就不可以让我们学习和借鉴吗?进而言之,我们身边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同仁,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后,其具体做法当中,难道就缺乏可借鉴的闪光点吗?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并总结、提炼和推广。视界的宽窄,认识的高低,往往会决定着行动的指向、力度和自觉程度。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讨,若能和追求智慧的行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焕发出的正能量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在一个教师团队中,只有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才能激活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它的具体表现是:在涉及相互依赖的活动的时候,大家协调配合;在共同攻关的时候,大家能沟通信息,相互了解;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大家能各尽所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发挥团队的高效合作精神,克服困难,排除阻力。教育界普遍认同学校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组织,教师的工作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团队工作。

  然而近几年,由于教师个人工作量大、压力大、负担重,沟通渠道不畅,团队整体协作意识不强,教师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战、人际交往淡薄、骨干教师渐感孤独、年轻教师思想波动的现象。由此,导致了教师们工作效率低,学校整体英语教育教学成效不显著的状况。

  因此,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最终目标,我们要依托教师团队的高效互助,打造一支让和谐共处成为风气,让精诚合作成为品位,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让低耗高效成为追求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能提高修养,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积极倡导“浸润书香”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依托学科专业理论沙龙研修、经典导读、美文共赏、教学随笔交流、读书笔记展示等特色活动,营造团队合作读书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阅读教育书刊,让教师在阅读中了解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感悟名师智慧,厚实理论积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文化底蕴。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摩他人之法以自强。”创设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走近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报告、参与优质课例的研究,洞悉前沿动态,领悟教改的新理念。精选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现场感受专家教学语言的魅力,领略师生间的精彩互动以及教学细节中流露的教学智慧。同时,注重二次培训的推广。让参训教师采用专题讲座、学习交流或汇报课等形式把自己所学,所思在组内与老师们分享,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效果。

  一是老中青教师的搭配,发挥老教师经验比较丰富与做事细致的优势和青年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特点;二是不同性格的教师的搭配,借助不同性格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丰富团体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视角,丰富教师的思维方法;三是不同水平的教师的搭配,突出高水平的教师在合作中的示范引导与指导的作用,提高整个团体的工作效率,促进一般水平教师的迅速成长。

  通过讲座、漫谈、对话等互动形式,在交流和碰撞中启发教师的思维、积聚教师的智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使不同阶段的老师都在原有的领域中有所提升――新教师快速入格,青年教师形成教育风格,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在实践中,重在抓实梯队教师学、读、看、磨、写等系列活动,学: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读:精读教育书籍。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巧;看:观看名师讲座、名师课堂实录,或学习周边或本校名师的现场教学,领略专家的智慧,严谨与幽默;磨:团队磨课,从方案的设计、教案的拟定,到模式的提炼,汇聚群体智慧,磨出优质课;写:勤动笔,撰写教学随想,及时梳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采用学科领导推门听课、预约听课或集体会课等形式加强对薄弱教师或薄弱班级的临堂诊断与点课的频率。通过这一些形式的听课抓实对常态课的管理。强化教研组长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形成以校级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深入课堂,发现的问题,分析“病因”,开出“处方”,督促整改。

  以“课例”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并设计出处理问题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观察,记录有关信息,结合课堂呈现情况做深入剖析。课例研究是将问题解决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团队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课例研究报告为主,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问题诊断的效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学习需要反思,实践也需要反思,课前需要反思,课后也需要反思。在反思中,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以此来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例6篇

发布日期:2024-04-22

  本次研讨会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作专题报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建华出席活动并讲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处长张大伟主持了当天的全程活动。

  作为该套丛书的主编,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超文在项目总结会上首先介绍了丛书的“诞生”过程。黄超文介绍,《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是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基于中小学教师“国培”过程中所沉淀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教学疑难问题而编写的,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组织,旨在为教师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自 2011 年 11 月丛书项目启动至今,已历时三年多。丛书是涉及基础教育全领域、涵盖所有学科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明理解惑的大型丛书,共 30 册,总字数约 700 万字。目前图书已正式出版 23 册,有 7 册正在后期的出版审校环节中。编写团队涉及湖南省和全国部分省市知名课程专家、资深学科教研员、一线的名优教师、特级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共 371 人。

  会上,作为丛书的出版方,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对丛书编写团队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敬意,对湖南省教育厅在此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始终把丛书的出版当做全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选题策划、内容选定、修改斟酌上与湖南精诚合作,与每一位作者深入交流,确保丛书的高质量。丛书的出版,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和心血,是湖南乃至全国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件具有分量的智慧工程,成绩属于大家,荣誉属于大家。

  历时3年多的编写,对去参加了的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项目总结会上,编写团队的成员代表们上台分享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大家感言,从中切身感受到了“凤凰涅、浴火重生”的淬炼。作为一线教师代表,参与小学语文分册编写、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胡冉动情地说,编写的过程就是一次经验的梳理、实践的反思、理论的夯实、思维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蜕变之旅。手捧凝聚着自己心血智慧、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内心开满了花,那朵朵的花儿虽然幼小,却色泽动人,充满芬芳。

  “非常不容易!”听了大家的发言后,王建华对丛书的出版表达了由衷称赞。王建华担任过多年的中学校长,也担任过多年的教育局局长,他深知新课改推进的不易。他说,湖南是基础教育大省,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实践,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该套丛书的出版,也是我们对新课改的一大智慧贡献。它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多年来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问题与经验的深入研究,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课改理念与课堂行为对接的实践关怀,体现了教师由课堂实施者向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转变,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研究性,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灵发育和个体成长的智慧宝典。尤其是在当下教辅资料鱼龙混杂的现实环境下,这套高质量丛书走进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案头,意义更加凸显。王建华还希望,丛书顺利出版了,关键还要把成果运用好,要不断总结、修改、提升,真正使丛书成为指导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宝典。

  王建华还对田慧生院长专程来湖南作学术报告表达了衷心谢意,他说,田院长的报告将为我们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权威性解读,将使我们更明确新一轮课改的思路、方向和重点攻坚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示性,湖南基础教育界将认真领会国家层面对于新阶段新课改做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在新课改过程中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讲课之前,田慧生也表达了对丛书价值的充分肯定,认为丛书的整体思路指向了课改的前沿,重点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核心难题,值得大力推介。随后,田慧生围绕《全面深化课改,落实立德树人》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深入梳理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对重点任务进行了归纳慨括。

  作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享有盛名的专家,田慧生参与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他在报告中指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确定进入全面深化课改的新阶段,国家对新一轮的课改,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体现出了大课程、大教育的特点,新课改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还把触角延伸到了大中小学、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形成了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了统筹规划,理顺了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强化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内容、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统筹了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重要环节的各自作用,推动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育人格局;加强了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推动解决一些过去没解决好的明显问题,围绕体制、机制等瓶颈性难题进行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基层广泛推动和国家顶层设计任务不断完成的齐头并进新常态;加强了关键环节的改革,如每个学科究竟要培育学生什么样的素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究竟怎样构建,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切实减轻等,在全面深化课改的重点任务中对这些重要环节的改革作出了深入部署。

  【本刊讯】2015年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英东会堂举行了《2015年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会。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

  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荣怀教授提出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发展的十个核心观点,即:(1)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本依托。(2)“市民宜居体验”与“城市创新活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3)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上教育供给的持续增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的价值日益凸显,并与学校中的学习一起成为人类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4)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将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数字原住民”应有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应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学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鸿沟。(5)“云+端”将成为智慧校园的主流形态,而支持服务能力与信息安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的瓶颈。(6)新型学习空间将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堂边界。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与学习活动设计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7)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正逐渐进入课堂。教室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将成为教育装备、信息化和教研等部门一同研究的重要领域。(8)将智慧学习嵌入企业大学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是建设现代企业和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9)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等正催生“智慧学习”产业,可为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等提品、技术和服务。(10)“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发展“智慧学习”既能增强市民宜居体验,也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品质。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会议主持人透露,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联合美国新媒体联盟一起打造中国版的地平线报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工作、娱乐和其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手机依赖症”人群日益庞大。从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中显而易见,此番移动智能革命已经波及现代大学校园,由此产生的消极效果显然大于积极效果,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日趋严重。[1]其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对教师来说,由于人数众多和手机这一设备的特殊性,监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发掘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在课堂上的非消极作用,戒除课堂“手机依赖症”,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教学内容实时传达、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生生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和分析为主要特征,以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为核心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大学智慧课堂,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唐烨伟等给出了智慧课堂的定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结合大学传统课堂、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特点能得出,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目前,大学课堂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PPT的投影图像传达,具备实时性。但是,大学课堂人数众多、投影效果不佳和教师声音小等问题造成教学内容传达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引发了部分学生放弃听课,进而产生课堂手机依赖。通过教学广播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模式能达到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和实时传达的要求,但在一般大学里,所有课程均按此种教学模式开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在Coursera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教师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学习者体验到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且可重复观看,便于复习。可汗学院早期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清楚看到的就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萨尔曼・可汗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和教室里其他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这实际上也是目前大部分慕课和微课都不建议教师图像一直贯穿课程始终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智慧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传达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多半是师生一对多的随机问答,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非常低。传统课堂需要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有效互动。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灵活和机动。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内心感受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课堂讨论”,也就是“教师-->

  学生1-->

  学生2-->

  学生3……教师”的交流模式,即教师先引导讨论开始,1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名学生加入,其余学生相继去参加了,当其中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仔细倾听,氛围良好,当讨论陷入瓶颈时,教师才重新加入并适当点拨或引导。慕课教学中的Quiz给予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体验,有利于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在智慧课堂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实现高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要有很好的协作就一定要保证良好的沟通。协作会话性工具能确保学习者在协作的同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直接进行学习活动指导。通过这种性质的工具能保证学习活动顺利流畅地进行,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慕课的学习讨论区自由开放,能轻松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也可实现协作学习;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的机会。这些形式都应该在智慧课堂中展现。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智慧课堂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来自于各种考核结果,而且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就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此来实现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评估。

  学生在智能终端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是随时随地的。这些学习行为数据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是十分有价值的。智慧课堂一定要通过软件对这一些信息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以实现学习行为建模和个性化评估。智能终端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个性化学习行为的建模以及未来学习行为的预测,都是智慧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教学缺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反馈系统,学习者与教育者均不能得到适当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智慧课堂。

  基于胡钦太教授对于智慧校园“以人为本、深层次地融合”的表述,智慧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4]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授课计算机进行同步,学生可以在无法看清投影图像时通过智能手机观看教学内容。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慧APP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教师适时对互动进行引导,控制整个授课过程。课后,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来进行整合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实时传达需要对课件进行智能获取与过滤。通过智能终端APP,将教师PPT、课堂板书和其他课件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智能终端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听课环境更为友好,记录更为简便,分享更为快捷,以实现愉快课堂、轻松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效果。

  智能课堂中的高度互动是其标志性特点,将分为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在线互动是教师在课堂特定时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在课堂内部开放的交流形式,所有学生可以提交问题或学习感受至在线平台,类似于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弹幕,或者采取群聊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一些羞涩、胆怯或自卑的学生热情参加交流互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线互动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时段进行,不能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否则会影响整体讲授效果。另外一种形式为面对面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开展问题探讨。智能课堂毕竟不是在线课堂,学生仍然还在同一个教室内听课,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位学生充分交流和了解,这也使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和想法,以至于课堂绝大多数都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智慧课堂针对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端听课的情况、截屏做笔记的次数、以弹幕方式提问的次数、笔记分享次数,连同从校园网端和教务管理系统获得的学生个人数据储存于云端,构建大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教学设计也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逐步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基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模型。学习行为建模可以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需求和趋势,不同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取算法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不同,不同的分类算法决定了学习行为的性质。“数据驱动课堂,分析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的新趋势。[5]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6]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的教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教育革命,此番革命来势是凶猛的,但过程却必定是漫长的。智慧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核心,承载着教育参与者对教学新生态的希望。在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是三个主要支撑点。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隐私保护、教学效果评价、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都是需要仔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将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3]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 (1):35-39.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远远领先于既有教育技术的发展。进入智慧时代的开放式教育系统在学与教方面应具有如下目的:首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学习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其次,能够支持所有打算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观点、问题和资源的人,并能借助便捷、易用的信息技术使他们如愿以偿。

  2013年4月13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i-时代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计”,其中i蕴含了从互联网(intemet)到信息(information)再到智慧(intelligent)的多重含义。通过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发展进行深入地研讨和交流,进而为教与学活动设计与发生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最终实现教育系统的教学目的。

  在论坛的开幕式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张拥军处长立足我国教育现状,阐述了“教育与信息高度融合”的理念。南昌大学副校长朱友林介绍了南昌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胡永红处长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郑莉副秘书长指出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标准先行。

  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追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如何设计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如何使资源做到共建共享,如何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运营、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标准应用推广、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交流。

  “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层次地融合,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这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所提到的发展任务。本次高峰论坛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势,围绕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教学环境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设计三大主题既有宏观的系统思考,又有微观的实践探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慢慢的变成了新的国家疆域。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设计,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的培养。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李星教授以“网络人才教育培训和网络时代的人才教育培训”为主题,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教学环境的挑战和网络人才的培养。他认为网络时代我们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浪潮,但不能单纯地就技术而技术,为技术而技术。

  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以南昌大学信息化工作为例,介绍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系统思考。他认为信息化不只是手段、指标,更是目标、愿景。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当思考信息化的事,这也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并主张抓住教育信息化最大发展机遇,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共同愿景;借鉴企业流程重组经验,从关键点入手破解高校信息化之难;认清IT革命本质,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围绕“融合”核心,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确定我们的工作重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郑莉教授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对标准的研究和推广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信息化标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复用和有效管理、高效检索,同时对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教育信息化标准关系到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教育产品生产企业、教育工作者和接受教育服务的全体公众。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需要国家、企业、专家和终端用户的共同合作。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硬件、软件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地融合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有经验的人指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薄弱或缺失是问题的关键。淮北师范大学张家年副教授围绕什么是学校信息化主管,为何需要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学校信息化主管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校信息化主管如何发挥作用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试图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不足的难题。

  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环境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他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需应用教育云、物联网等技术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环境,打造未来教室:另一方面,应通过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生的方式、工具、内容、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创新。内容创新包括电子课本资源创新、学习终端的普及、深入学科的教学资源;方法创新,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同步课堂、颠倒课堂、课堂实时互动系统;评价创新包括基于Clicker的即时评价、基于Coursera的云测评、开放学习项目OLI、可汗学院、精细化评估、定向化辅导;空间创新包括实体教室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教学模式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过渡,包括“家——校——社区”一体化的个性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正在形成。在此基础上吴砥教授提出未来教育以云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见图1)。

  华南理工大学丁泉龙教授在题为《构建智慧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报告中,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入手,介绍了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和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点。智慧校园的愿景在于建设无处不在、方便周到、透明高效、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智慧校园包括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课堂以及智慧社交等在内的不同体系。其平台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平台服务以及平台应用服务三层。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点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环境控制管理系统以及个人数字终端等要点(如图2)。

  在主题为“混合教学与学习科学的系统化研究”的报告中,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程建钢教授从教学技术与学习科学发展历史入手,综述了混合学习(B-learning)研究进展,提出了混合教学(B-Instruction)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分别从面向课程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面向专业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面向大学整体教学改革的混合教学研究、混合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框架、基于学习科学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可持续混合教学与学习科学研究框架等方面做了介绍。

  教学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重要职责。湛江师范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叶谷平副主任在题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建设”的报告中分享了如何采用云架构结合网络数字化技术构建微格教学系统。其所介绍的方案可以轻松又有效解决网络用户对于海量数据和服务的并发使用问题,提升了微格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与综合性能。北京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老师基于协同理论,对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施工标准、监督进程和管理目标等几方面做协同,使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因素从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实际工程风险。

  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从科普教育课程的视角出发,作了题为“数字化场馆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的报告。他认为数字资源的深度聚合,需要采用知识组织与表示、知识聚合和可视化等方法,形成基于知识关联的知识资源集合体。同时,“重构”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途径。张剑平教授的报告在非正式学习资源的重组与利用方面为教学设计与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清晰的借鉴思路。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刘广老师以当下电视媒介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为背景、以优质视频资源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各类项目对视频需求,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多元数字视频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方案。刘广老师描述了教学资源的新热点,学校视频资源的历程,进而归纳视频资源的开发趋势:即传播者呈现专业化与自媒体倾向;受众则呈现出大众与分众、点众传播共存,与人际传播共存;内容方面呈现出专题、短小、碎片化以及个性化的特性;传播渠道则呈现全媒体、多终端和移动性。在制作平台方面,依据制作平台建设的原则与目标,分别介绍了多功能高清录播课室、高清虚拟演播室与资源平台和移动电视制作系统。

  视频资源的建设不仅凝聚了高校的力量,同时,也吸引了企业同行的兴趣。来自松下的技术工程师张晗从技术促进教育的角度,对松下最新的摄像机产品与技术,及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享,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便携式摄录一体机、演播室摄像机已经可遥控的云台型摄像机,也可以让视频制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来自锐取的工程师望远超从信息的传输、记录与分享的角度,针对目前高校录播系统发展与视频资源建设的趋势,分析了不同视频资源统一管理与,录播系统管理与扩展,如何有效提升现有设备利用效率等问题。锐取结合部分高教用户应用场景和建设要求,探索基于自身产品架构,以及云服务应用有关技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共享与开发的新思路。

  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建设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较多问题,如何能在建设的同时,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是一个要关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在题为《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研究》的报告中提出,我们有必要对其可用性做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更有效地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作用。根据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特征,结合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内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因素,并从多角度对提高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办法来进行了研究。

  当前,开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孕育了自由、参与、创新与变革。教育资源的创建、检索、定位、筛选、生成、获取、共享和应用等也正在进行着变革。学习者对环境有了新的诉求,他们要求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得各种信息和个性化学习资源、他们盼望能在移动中学习、在户外甚至野外学习、他们盼望学习环境足够舒适,他们盼望在社会性网络享观点、沟通和讨论、他们盼望通过多种灵活方便的途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此,我们一定要从变革需求的方面出发,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发智能化的认知工具,创建促进有效、高效学习的学习环境,架设有助于多方位参与和社会协商的交流平台,以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在题为“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兼谈学习环境与教学设计”的报告中分享了开放式课程与MOOCs、作为资源建设新思路的微课、从搜索到汇聚再到策展、在线参与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为在线学习创造了便捷高效的基础环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在线学习似乎万事俱备。然而,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与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业已成为在线学习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构成了在线学习的关键和核心。从搜索到汇聚,再到策展,学习者慢慢的变主动;而社会性网络、新媒体、实践社群的发展,移动终端与基于位置的应用,提升了学习的亲和力与粘着性;打造学习者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才真正成为未来教学设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本次论坛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按照“政府支持——高校主导——公司参与”的模式组织实施。

  (1)政府支持,来自教育部科技司,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的众多领导齐聚南昌,参与论坛。

  (2)高校主导,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昌大学等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互动交流。

  (3)校企对接,论坛以权威专家的学术报告为主,又渗透了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与技术方案的展示交流。

  面对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教学环境愈来愈难以满足有效教学的新需求。传统的课堂逐步被智慧型的“未来课堂”所取代,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了从“传统教室”到“智慧教室”的转型。除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智慧环境建设离不开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包括教与学过程的交互分析、教学资源的分析、学习者间网络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者行为与情感分析等。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对在线学习环境和在线学习文化的热议,足以表明在线学习己经成为趋势。我们置身于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学习和工作。学习日益在线化和协作化,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开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孕育了自由、参与、创新与变革。而管道、页面、参与式学习文化构成了开放学习的要素。

  2012年以来,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异军突起,酝酿着教育领域新的变革。以微课、视频公开课为代表的微视频因其短小、主题集中、知识点清晰等优势逐步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本次论坛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无论在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中,微视频资源都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和企业都纷纷加入以“微”为特点的数字资源建设中来。

  有了智慧的教学环境,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就能高效地实施?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吗?本次大会对启发大家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发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线下教学环境的建设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并提供了技术促进学习的直接可能。在线上,搜索技术、开源代码和免费软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课件、开放社区与个人学习空间、社会化网络等技术大大推动了开放学习世界的形成,所有人都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相关术语的涌现似乎都在表明‘‘以教为主’’教学模式正逐步被“以学为主”教学模式所取代。何为“学习,,?学习是大脑中的生物化学活动?学习是记忆和回忆?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社会性的协商?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对学习都有不同的解读。在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跨学科已经逐步成为现实,研究个体学习的内在机制逐步被研究各种境脉环境中的学习所取代。只有更好地理解引发有效学习的认知过程与社会过程,并且应用这些知识重新设计线上线下课堂或其他的教学环境,才能促进学习的人进行更深入、更高效地学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日渐加快,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的行动愿景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效课堂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可谓毁誉参半。其痛点在认知层面、其盲点在行动层面,也早已不是秘密;智慧课堂的具体内涵与操作的过程也已为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同行所熟知。然而就其操作的关键点而言,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特别是行动缺憾!因而,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智慧教育的平台上,全方位开展基层教研工作与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作为基层教研工作者及其延伸主体――中小学一线教师,怎么样才可以将教育智慧与行动研究做科学整合,并以此为有效抓手做强做实自己的工作呢?

  何谓创新?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研究还是要提升教育智慧?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传承与积淀。近年来提倡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成效至伟、不容磨灭。但在功利性极强的背景下,却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的位置;而在重视理论修养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实践经验的传输。因此,笔者所要强调的创新,实则为继承传统、注重实践基础上的扬弃,重视理论指导实际的行动革新。理念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也即教育行动的承续探索,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恐怕更重要!譬如语文教学的识记和背诵,既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任你如何改革,终究难以撼动其地位。其创新的突破点,也只能在科学的重复上做文章,舍此再无捷径可行。

  目前比较流行的行动研究,主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行动和提出报告几个步骤进行。而实际上可完全浓缩为三大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依笔者愚见,其顶层设计的关键乃在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之于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以提升其效率,故提出问题的依据十分重要。教师个体素质的差异、具体科目的差异、中小学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等等,都应在行动路线图设计的视界范围以内。所以,因人、因地、因时、因不一样的情形而动,才不失为选择创新突破口的必要条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行动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与宏观的视野,往往是规规矩矩做匠人,修修补补过日子,因而很少有立得稳、叫得响、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效应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先进的经验也只能像一阵风,轰轰烈烈刮过后,留不下印象久远的任何痕迹。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教育智慧所搭建的平台,以培养智慧型教师为终极目标,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拓展行动研究的领域。就目前形势而言,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加纵深的层面,科学实施新课标和灵活推进新课改,实乃当务之急。在全方位掌握前沿信息,多渠道借鉴课改模式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深入钻研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来攻克教育行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方面的瓶颈。以历时态的眼光加以观照,从孔夫子、朱文公到陶行知、于漪、魏书生,抑或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生本教育等等,均有可借鉴的地方;从共时态的角度进行审视,杜威、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甚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等,难道就不可以让我们学习和借鉴吗?进而言之,我们身边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同仁,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后,其具体做法当中,难道就缺乏可借鉴的闪光点吗?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并总结、提炼和推广。视界的宽窄,认识的高低,往往会决定着行动的指向、力度和自觉程度。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讨,若能和追求智慧的行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焕发出的正能量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在一个教师团队中,只有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才能激活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它的具体表现是:在涉及相互依赖的活动的时候,大家协调配合;在共同攻关的时候,大家能沟通信息,相互了解;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大家能各尽所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发挥团队的高效合作精神,克服困难,排除阻力。教育界普遍认同学校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组织,教师的工作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团队工作。

  然而近几年,由于教师个人工作量大、压力大、负担重,沟通渠道不畅,团队整体协作意识不强,教师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战、人际交往淡薄、骨干教师渐感孤独、年轻教师思想波动的现象。由此,导致了教师们工作效率低,学校整体英语教育教学成效不显著的状况。

  因此,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最终目标,我们要依托教师团队的高效互助,打造一支让和谐共处成为风气,让精诚合作成为品位,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让低耗高效成为追求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能提高修养,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积极倡导“浸润书香”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依托学科专业理论沙龙研修、经典导读、美文共赏、教学随笔交流、读书笔记展示等特色活动,营造团队合作读书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阅读教育书刊,让教师在阅读中了解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感悟名师智慧,厚实理论积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文化底蕴。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摩他人之法以自强。”创设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走近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报告、参与优质课例的研究,洞悉前沿动态,领悟教改的新理念。精选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现场感受专家教学语言的魅力,领略师生间的精彩互动以及教学细节中流露的教学智慧。同时,注重二次培训的推广。让参训教师采用专题讲座、学习交流或汇报课等形式把自己所学,所思在组内与老师们分享,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效果。

  一是老中青教师的搭配,发挥老教师经验比较丰富与做事细致的优势和青年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特点;二是不同性格的教师的搭配,借助不同性格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丰富团体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视角,丰富教师的思维方法;三是不同水平的教师的搭配,突出高水平的教师在合作中的示范引导与指导的作用,提高整个团体的工作效率,促进一般水平教师的迅速成长。

  通过讲座、漫谈、对话等互动形式,在交流和碰撞中启发教师的思维、积聚教师的智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使不同阶段的老师都在原有的领域中有所提升――新教师快速入格,青年教师形成教育风格,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在实践中,重在抓实梯队教师学、读、看、磨、写等系列活动,学: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读:精读教育书籍。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巧;看:观看名师讲座、名师课堂实录,或学习周边或本校名师的现场教学,领略专家的智慧,严谨与幽默;磨:团队磨课,从方案的设计、教案的拟定,到模式的提炼,汇聚群体智慧,磨出优质课;写:勤动笔,撰写教学随想,及时梳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采用学科领导推门听课、预约听课或集体会课等形式加强对薄弱教师或薄弱班级的临堂诊断与点课的频率。通过这一些形式的听课抓实对常态课的管理。强化教研组长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形成以校级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深入课堂,发现的问题,分析“病因”,开出“处方”,督促整改。

  以“课例”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并设计出处理问题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观察,记录有关信息,结合课堂呈现情况做深入剖析。课例研究是将问题解决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团队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课例研究报告为主,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问题诊断的效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学习需要反思,实践也需要反思,课前需要反思,课后也需要反思。在反思中,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以此来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